近日,“动力启航-广州实习篇2025”正式结业。来自香港的约30名学生在广州越秀完成了近一个月的实习炒股配资利息,体验到了人文经济以及科技等多方面的交流。
实习活动让香港青年亲身感受到国家的发展成就和机遇,增强了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秀区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的中心城区,为香港青年提供了一个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协同发展的窗口。
本次活动由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青年工作部指导,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和香港青年发展委员会资助,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区委统战部、区关工委、团区委、区大湾区办、区工商联全力支持,大湾区青年新动力主办。
职场实践增强穗港澳文化融合力
记者了解到,在为期约一个月的实习期内,来自香港不同大学的学生们加入到广州不同的企业,深入一线岗位,体验职场实践的魅力。
“我本身学习的专业是体育领域的,这次实习有幸被分配到广东北斗星体育设备有限公司的行政岗位,这家公司专注于智慧体育照明领域,和我的专业也比较对口。”来自香港教育大学的吕卓文说,在实习期间,他跟随企业团队走访越秀山体育场等场馆,近距离接触到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我第一次到职场参加实习,我的直属领导不仅在工作上提供了很多指导,也在生活中提供了很多建议。”
来自香港城市大学大二的学生卞谷霏则被分配到金杜律师事务所的股权与资本市场部实习。“实习期间接触到了比较多样的工作,比如说学习基金清算方案、学习网络尽调以及一些案例分析等,多样的工作也最大限度丰富了我的实习体验。”
“我们设置这些岗位一方面是根据企业的性质和实际岗位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契合项目本身的目标,通过岗位设计打破地域认知壁垒,通过职场实践增强内地与香港文化的融合能力。同时,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让学生将所学应用到真实岗位中,感受学与用的联系与区别。最后,为学生提供试水职业方向的机会,明确自身兴趣与职业规划。”时代中国首席人力资源官滦福田表示,针对香港与内地职场差异,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企业也为他们定制了培训计划,“我们特别注重了学生在部门的团队融合、岗位适应等方面的工作,有意识地通过部门负责人参与、团队小活动加快对人员对岗位和环境的熟悉程度。”
除了穗港两地职场文化的交流,实习计划也给了香港学生们一个深度体验广州越秀文化的机会。在实习计划的结业仪式上,越秀区政协委员、本次实习团团长郑彦钧致辞强调,中央和特区政府非常注重青年发展,广州更是对香港青年的交流、实习、升学、就业、创业都给予大力支持,“希望各位学员透过今次经验作为踏入职场的第一步,把握每一个锻炼身手的机会,为自己未来的生涯规划打好稳健的根基。”
为湾区发展带来一场“双向奔赴”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之一,其青年交流融合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隐形纽带”。为深化香港青年对祖国发展的认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促进了两地人才、技术和文化的深度交流。越秀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的中心城区,正是一扇面向世界打开的窗口,积极调动资源,打通平台,通过多样的项目促进穗港澳青年之间的交流。
在实习计划期间,各个实习机构也尽可能发挥所长,让香港青年在广州体验到发展的脉动。
这样的实习计划为湾区发展带来了一场“双向奔赴”。香港学生带来国际视野与创新思维,为内地企业提供国际化视角;内地同事则帮助香港学生快速了解内地市场规则与实践,形成“共赢式成长”。卞谷霏表示,广州和香港在文化上有着比较相似的氛围,广府文化同根同脉的传承给她带来了独特的体验,“经过这次实习,广州应该会成为我毕业后就业地的首选。”
作为实习机构之一,广州市拿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为香港学生安排了丰富的实习计划。总裁助理方子力表示,实习期间,香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执行能力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还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实习计划,同时也希望尽可能多预留一些时间让实习生深度参与到企业工作中,这样更有利于他们了解企业和岗位的情况,更好地获取职场经验。”
优秀的实习生是整个大湾区的人力财富,多家企业表示,希望实习计划可以通过长期的合作,为企业和人才未来的双向选择提供链接。
记者了解到,本次参与计划的实习机构包括广州市越秀区政协办公室、广州市越秀区应急管理局、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金杜律师事务所、广州时代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越秀区捌零柒社会服务中心、广州巴士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万菱置业有限公司、时代美术馆、二沙岛体育公园、北斗星体育设备公司、广州市拿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琥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易腾动漫文化有限公司。
南方+记者 马艺天炒股配资利息
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